台南市政府為保障機車族路權及騎乘安全,自112年10月起針對單向2車道路型內側仍禁行機車道路展開專案檢討,迄今已將16條路段原有禁行機慢車標字刨除並移除兩段式左轉牌面,讓機車可以騎乘內側車道並依需求選擇左轉方式,經分析開放路段的交通事故並未明顯增加,且用路人普遍反映良好,為利道路行車管制的一致性及用路人易於辨識,針對目前已開放的10處行政區(原六區加永康區、仁德區、歸仁區與關廟區)內所有單向兩車道路段,自8月24日起將一次性全面開放,同時也保留原機車二段式左轉待轉區。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指出,從去年10月起逐步推動開放單向2車道機車行駛內側車道及取消強制機車二段式左轉的試辦計畫,已實施的16條路段總長32.4公里共計384個路口,因開放路段長度與路口已達一定數量,各種路段型態、路口管制方式、特殊路口等均已有涵蓋,且經過相關成效評估,整體而言單向2車道路型內側車道開放機車騎乘、路口直接左轉並未明顯增加道路行車風險。 局長王銘德表示,市長黃偉哲在道安會報指示該專案檢討如評估無增加交通安全疑慮時應加速、擴大來做開放,交通局檢討已開放的10處行政區目前剩36條道路尚未開放,將自8月24日起全面開放,交通局將提前兩周派工移除36條路段上的強制機車兩段式左轉標誌,並增設相關指示牌面,從24日凌晨開始機車即可行駛上述道路內側車道,並於路口選擇於內側車道直接左轉或於外側車道進行二段式左轉,禁行機慢車標字預計113年底前完成刨除,標字未完全刨除前警察局亦將配合在開放路段不舉發違規行駛禁行機慢車道。 局長王銘德表示,檢討本市其它行政區尚有15區共27條路段仍屬單向2車道路型且內側禁行機車、管制路口應二段式左轉,考量路段分散且交通特性(如整體車流量、運具使用年齡等)與都會區略有差異,將再持續與地方溝通後續推動辦理方式。 交通管制科科長方川和表示,上述10行政區內除市府主管道路外尚有公路局及工業園區權管道路,永康區台20線的中山南、北路公路局新化工務段刻正辦理路面更新及標線重繪,將併入本次36條路段內同步於8月24日起開放,另工業園區道路權管單位原則上同意配合市府政策,惟涉及工程經費等因素無法配合於8月24日同步開放,交通局將再與各路權單位溝通後續推動時程,因此交通局特別提醒用路人行經台南產業園區(科工區)、新吉工業區、永康科技工業園區、安平工業區等4處園區內道路仍應遵循道路上實際交通設施之管制方式來騎乘與左轉彎。 各工業園區權管道路範圍內屬單向2車道路段: 台南產業園區(科工區):科技五路、工業二路、工業五路、工業六路。 新吉工業區:新吉一路、新吉二路、新吉三路、新吉五路、新吉六路、安新一路、安新二路、安新三路、安新五路、安新六路。 永康科技工業園區:永科環路、永科東路、永科五路。 安平工業區:新平路、新樂路、新信路。
交通部日前辦理111年度「智慧運輸系統建設發展計畫」評鑑,市府交通局辦理「111年度AI影像辨識之智慧交通管理系統」獲頒評鑑佳作;又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之2023雲端物聯網創新獎,交通局辦理「臺南市緊急車輛優先號誌計畫」亦獲得「優良應用獎」之肯定。今(2)日在市政會議上由局長王銘德獻雙獎,市長黃偉哲讚揚交通局團隊創新傑出的表現,勉勵交通局持續運用智慧科技管理交通政策,以打造舒適的交通環境。 市長黃偉哲表示,為提供市民出行的便利,降低因道路壅塞帶來的不適,並提升緊急救護的效率,交通局在112年於安定交流道周邊市道178線、大灣交流道周邊小東路與復興路路段施行AI智慧車流辨識及號誌管理策略,完成智慧動態號誌系統建置;並於成大醫院至奇美醫院間路段、安南醫院周邊建置緊急車輛優先號誌,讓救護車優先安全通過路口。交通局積極以創新智慧科技來管理交通問題,期藉由科技方法改善道路壅塞問題,提升道路服務水準,增進救援效率。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為提升本市交通智慧管理效率,交通局導入AI影像辨識技術應用於交通管理,透過設置智慧動態號誌系統,即時判讀壅塞路段與方向,自動調整交通號誌時制,112年度於安定、大灣交流道周邊建置後,平均可節省用路人5%~9%的旅行時間;交通局更建置了國內最大的車輛優先號誌系統,建置了31處緊急車輛優先號誌路口,透過路口及車上設備間感應觸發,讓路口號誌得以變換燈號以利緊急救護車輛通行,平均救護車每趟次旅行時間可減少40秒,有效提升黃金救援時間。 交通局表示,透過「AI影像辨識智慧交通管理系統」之智慧化交通管理策略將可改善壅塞問題,並提升道路使用效率與安全性,113年度將規劃於永康、仁德交流道周邊進行智慧號誌建置計畫,未來也將持續把AI車流辨識和智慧動態號誌推廣到其他適合實施路段,以創造一個智慧、便捷、綠能的宜居城市。
市長黃偉哲主持南市12月份道安會報,聽取道安團隊各小組工作報告,根據市府警察局統計11月份A1交通事故,相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6人,顯示事故已獲得控制,肯定道安團隊的努力,對緊接而來的聖誕與跨年活動,台南市將湧進大量人車潮,也特別指示應作好各項交通疏導措施,讓出遊民眾有安全的用路環境。 局長王銘德表示,市長黃偉哲非常重視各項交通安全工作推動,每月均親自主持道安會報並指示研擬改善對策,本市對行人路權極為重視,在市長黃偉哲支持下,今年5月以「人本交通」為出發點所推動的「百大路口安全行動」,在本市道安團隊齊心協力下,相關工程改善已提前達標全數完成。經統計完成「行人專用時相」100處、「行人號誌時相早開」300處、「標線型人行道」30處、「行人庇護島」19處、「行穿線退縮」39處,許多項目更超出改善目標數量。 此外,交通部針對行人安全改善重要指標「行人專用時相及早開時相」,本市接連數月皆為全國增加最多,亦深獲交通部肯定。惟良好的道路工程改善也需搭配民眾良好的用路習慣,後續也將持續追蹤改善後路口行人事故率,並做滾動式檢討。 交通局呼籲市民朋友,行人通過道路時務必行走行人穿越道並遵守號誌,並禮讓行動較緩慢的年長者優先通行。汽機車行經路口時應減速慢行,並保持隨時可煞停車速,以避免橫向人車未減速衝出無法即時因應發生事故。違規的用路行為是發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遵守交通規則從用路不違規開始,守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用路安全。
台南市政府擇定單向兩車道內側仍禁行機車道路,試辦不強制機車二段左轉績效良好,將再擴大試辦路段,於30日起在公園路、崇學路、新興路、文平路、安和路擴大實施試辦取消內側車道禁行機車、及不強制機車二段左轉,交通局呼籲用路人提高防禦駕駛觀念,確保行車安全。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市長黃偉哲相當重視交通平權相關相關議題,指示應定期追蹤試辦不強制機車二段式左轉成效,如成效良好即應擴大試辦路段與範圍,逐步改善機車合理道路行駛環境。 局長王銘德指出,首先試辦中正路、府前路取消內側車道禁行機車、及不強制機車二段式左轉,依據首月事故數據分析結果,發現交通肇事死傷事故件數計29件,與去年同期40件比較減少27%、與去年每月平均39.1件比較減少25.8%。其中機車涉入的事故件數計28件,與去年同期36件比較減少22%、與去年每月平均35.6件比較減少21.3%。另外肇事原因涉及機車直接左轉的事故件數為2件,肇事原因則都是因為機車在最外側車道直接左轉(俗稱鬼切)。 交通局表示,為擴大蒐集不同行政區試辦數據及兼顧標線調整施工能量,擬分批逐步擴大試辦,其中,日前已將永康區大灣路、富強路一段納入試辦路段,12月30日起將再針對北區、東區、南區、安平區及安南區單向兩車道路段各擇1條。新增試辦路段將包括北區公園路(湯德章公園-公園路1092巷)、東區崇學路(東門路-崇明路)、南區新興路(新興路533巷-新興東路)、安平區文平路(慶平路-健康路)及安南區安和路四、五段(安和路四段538巷-北安路口),道路總長度達8.2公里共計113處路口,其中號誌化路口數60處、非號誌化路口數53處。試辦措施亦為取消內側車道禁行機車及路口不強制兩段左轉,並同時保留原兩段式左轉待轉區,以供習慣兩段式左轉的駕駛人繼續使用。 試辦期預計自112年12月30日(六)起,交通局將提前3日先派工移除上述路口強制機車兩段式左轉標誌及增設相關指示牌面,該日凌晨起機車即可行駛於上述道路內側車道,並於路口可選擇於內側車道直接左轉或於外側車道進行兩段式左轉。另因陸續刨除路面上超過240組禁行機慢車標字約需2個月工期,故於試辦期開始至路面標字完全刨除前,警察局亦將配合於前述試辦路段不舉發違規行駛禁行機慢車道。 本次試辦路段基本資料如下:北區公園路為標線分隔路型,沿線長度3.2公里共43處路口,其中21處號誌化路口、22處非號誌化路口;東區崇學路為標線分隔路型,沿線長度0.95公里共20處路口,其中8處號誌化路口、12處非號誌化路口;南區新興路為標線分隔路型,沿線長度1.3公里共21處路口,其中9處號誌化路口、12處非號誌化路口;安平區文平路為中央分隔島路型,沿線長度1.6公里共18處路口,其中13處號誌化路口、5處非號誌化路口;安南區安和路四、五段為標線分隔路型,沿線長度1.15公里共11處路口,其中9處號誌化路口、2處非號誌化路口。 另南區新興路在中華西路至新興路533巷間為單向3車道最內側車道禁行機車路型,暫不在這次開放路段範圍內,為了避免銜接路段機車誤駛至最內側禁行機車車道,交通局將研議重新調整車道配置新增附加式左轉專用車道,俟路型調整後再開放機車行駛內側車道及利用左轉車道及左轉時相左轉,以提升機車左轉安全性。車道標線尚未完成調整前,請機車駕駛人注意變換車道勿違規駛入禁行機車車道。 交通局提醒用路人,試辦期間逐步開放路段請汽、機車駕駛人應特別注意用路行為的改變,內側車道汽車切勿有逼車等影響機車駕駛人行車安全之行為;機車則在變換車道前應提早使用方向燈並注意後方來車,選擇要在路口直接左轉的騎士應提前變換到內側車道再左轉,選擇維持兩段式左轉的騎士仍可行駛於外側車道進入待轉區待轉。交通局於試辦期間也將密切監控各路段車流狀況,並持續定期分析試辦路段總事故與機車事故變化、路口左轉事故變化等指標,以作為後續推動之參考依據。市府道安團隊亦將持續加強宣導左轉時安全駕駛行為,俾利駕駛人了解正確用路觀念。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日前辦理「2023馬路好行」評選,市府交通局辦理「臺南市人本交通及校園教育宣導行銷案」榮獲「教育宣導類」分項優良獎,在市政會議進行獻獎,市長黃偉哲對於交通局首創利用VR/AR數位科技並結合產官學界推動人本交通宣導專案,獲得豐碩成果給予肯定,也期勉市府團隊也將持續努力,積極爭取經費推動各項人本交通軟硬體建設,並將正確用路觀念向下扎根,共同營造便捷安全用路環境。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人本交通是臺南市政府施政重點,市府團隊除進行百大路口行人安全提升計畫如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庇護島、行穿線退縮、校園安全通學步道等道路工程改善外,教育宣導的腳步也不曾間斷。 局長王銘德指出,本專案以「科技導入」,採最新元宇宙AR、VR新興科技製作數位教材;其次「專業協力」,教材編撰期間邀請台南在地成大交管系、南大教育系,結合產官學力量共同推動持續「向下扎根」辦理40場次宣導活動,重視「互動學習」,讓年輕學子與民眾了解人本交通設施,並融入交通安全核心能力,讓人本數位教材內容更具說服力。 本專案共計巡迴31所學校、9處鄰里社區,共計40場次,參與人數超過3800人以上,體驗回饋滿意度超過8成,宣導成效廣受好評。此外,更整合市府團隊資源,培訓人本交通種子教師群共計64位,大力宣導公共通行權概念,讓科技元素與交通安全教育結合,持續扎根人本交通理念,市府團隊將與市民朋友共同營造人本用路環境。
大台南公車再添「亮點」!為增進市民夜間候車的環境,南市交通局開發輕巧的太陽能LED照明裝置,將陸續於全市約3,500支公車站牌安裝,涵蓋市區、郊區、山區,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面點亮公車站牌的城市。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市長黃偉哲相當注重民眾行的安全,隨著大臺南公車已成為本市民眾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郊區近年也增設許多小黃公車站牌,然而有些站牌位置偏遠,道路照明不足,等車沒安全感,也造成公車司機不易識別有人候車而過站不停。 局長王銘德指出,為了讓民眾夜間也能安心等車,公共運輸處特別開發一款照明設備,加裝在原有站牌,因採LED耗電量小,可透過太陽能板於日間充電,夜間自動點亮。經過一年多的測試改良,目前已招標由廠商量產,將陸續裝設。 局長王銘德表示,這套公車站牌太陽能LED照明設備輕巧,不必申請用電,又可直接安裝在原有站牌,工期短且省成本,加上已爭取中央約1,400萬元的補助,將可很快普及到大台南各地。 公共運輸處長吳俁之指出,公車站牌太陽能LED照明今(112)年底將裝設約400處,明年將完成全市3,500處站牌全面設置,屆時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公車站普設照明的縣市,貼心的措施讓民眾夜間候車將可更加安心。